首页>行业视点

“不平凡的年份,要有不平凡的收获”
——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

信息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/网 发布日期:2022-03-01

“2022年,适逢党的二十大召开,‘十四五’规划实施进入关键之年,北京师范大学迎来120周年校庆,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。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近日表示,不平凡的年份,要有不平凡的收获,北师大出版集团将继续坚持“导向正确、主业突出、内涵提升”的发展方针,夯实教育出版主业,做精做强主题与学术出版,推动新兴业务创新发展,释放体制机制改革活力,实现社会效益更加突显、经济效益稳步提升、服务学校与自身发展双推进的目标。

做深做实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

马朝阳告诉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记者,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出版工作健康发展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北师大出版集团始终坚持集团党委对出版工作的绝对领导,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相统一,准确把握出版改革中“两种属性”“两个效益”的关系,深入推动企业治理与改革。

马朝阳说,2022年,北师大出版集团将持续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,组建出版集团教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,成立出版物意识形态专项审读办公室,将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深做实,高质量完成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的使命任务。

持续夯实教育出版主业

教育出版重在坚守立德树人初心,为学生、教师提供高质量的育人与知识服务载体,社会责任重大。2021年,北师大出版集团被国家教材委授予“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,25种北师大版教材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材。马朝阳认为,这是党和国家对北师大出版集团多年来扎根教育出版的认可和肯定。

成绩来之不易,未来任重道远。2022年,为夯实教育出版主业、提升教材编研能力,北师大出版集团将加强教材建设工作顶层设计;制定并实施《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工作方案》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贯彻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实践要求;强化编辑策划功能,加强编者编写资质审核,协同编者共同打磨书稿内容,从源头提升选题策划的质量;严格落实出版编校各项流程,夯实各环节责任,将提升教材质量落到实处;结合出版集团工作实际,拟定了“做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出版和宣传推广工作”等6项重点工作,打造出版一批引领学生健康成长、服务教师专业发展、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的精品力作。

持续做强做优主题出版

“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宣传工作,是新时代出版人首要的政治任务。”马朝阳介绍,2021年,北师大出版集团推出了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》《初心往事——一百个党史故事》等主题出版物,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。讲述中国故事、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创作空间十分广阔,相关选题意义深远,深受人民喜爱,值得长期关注,深耕不辍。2022年,北师大出版集团将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,以中国道路、中国故事、中国风采为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凝聚中国作者、传播中国声音、造就中国经典,组织好《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史》《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》等一系列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工作,献礼党的二十大和北师大建校120周年。

提升大家干事创业激情

人才,是出版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之源;良性的体制机制,则是发现与激励人才的关键保障。

2021年年底,北师大出版集团发布了《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》《科研课题管理办法》。马朝阳坦承,这些办法公布出来的时候可能就“过时”了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,特别是在出版转型升级过程中,面临的都是新情况、新问题,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举措,这也意味着此时没有配套的管理办法。“我们的初衷不是要‘管理’创新,而是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平台和空间,努力先把事情做起来、做好。”事实证明,北师大出版集团的员工敢于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,勇于实践创新,特别是在融合出版等新兴领域已经逐步形成了成功的项目和产品。2022年,北师大出版集团将进一步做好这些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,让员工能够认识和理解办法出台的背景和指向性,为更多的特殊人才和特殊项目预留较大的政策空间,充分发挥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,解决集团的迫切需求,赢得市场。

“出版是一个与社会广泛连接的行业,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和可能性的文化场域,迫切需要更多积极有为的参与者。”马朝阳表示,北师大出版集团已经和全国为数不少的各类型教育机构、出版发行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在教育质量提升、青少年阅读、融合出版等领域一起做了很多事情。2022年,北师大出版集团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,团结共赢,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、教育强国、出版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
打印 关闭